稅務總局“一竿子到底”落實減稅降費
發布日期:2020-06-15 瀏覽次數:10379
“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話語擲地有聲。《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記者近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4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066億元,其中包括2019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4209億元;2020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4857億元。目前,稅務總局已建立“一竿子到底”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機制,確保納稅人、繳費人全面充分享受政策;同時,嚴打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的“假申報”行為,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營商環境。
高精度落實稅費優惠政策
“疫情發生以來,政府在稅費減免方面給予企業很大支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將有利于進一步提振信心、繁榮市場、擴大內需,增強供應鏈活力。”優惠政策給泰開集團總經理劉學敏吃了一顆“定心丸”。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部署實施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涉及稅費多、優惠力度大、受益主體廣、落實時間緊。為此,稅務總局建立了“一竿子到底”的政策落實機制,各地稅務部門嚴格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逐個層級逐項政策明確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納稅人、繳費人全面知曉政策、充分享受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對企業來說,在疫情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下,稅費優惠政策給我們企業增加了信心,也確實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嘉善尚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軍深有體會地說。
目前,今年新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成效已初步顯現,提振了市場主體的復工復產、復市復業信心。“今年以來,我們企業已享受到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5470余萬元,社保費減免2000余萬元,捐贈的2億元抗疫資金也享受了稅費減免政策。”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對稅務部門工作效率表示贊賞。
不僅是大企業,國家聚焦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推出了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等系列舉措,為廣大中小企業送來解渴的“及時雨”。
在江西,撫州市資溪縣新月村靠著旅游、苗木等產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受疫情影響往日熱鬧的村落歸于沉寂。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的快速落地舒展了新月村第一書記蘭念瑛緊鎖的眉頭。“村里的新月苗木發展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享受稅費減免50多萬元,村里還有很多民宿客棧也一樣享受到了稅費優惠,稅惠如星火般點亮了村民們的致富之路、小康之路。”蘭念瑛形象地說。
大數據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記者了解到,目前稅務部門服務著一千多萬戶一般納稅人和四千多萬戶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有生產就會有銷售,有銷售就會開發票,稅收大數據特別是增值稅發票數據,具有覆蓋面廣、及時性強等優勢,一張張增值稅發票能夠準確反映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和經濟運行情況。
疫情發生以來,按照“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的要求,稅務部門按日統計增值稅發票開票金額,動態分析企業復工復產復銷乃至經濟運行情況,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助力企業精準施策。從增值稅發票數據可以看出,全國企業復產復銷情況逐月向好,5月1日至20日總體銷售收入已達去年同期的96.5%。
在加強大數據分析的同時,各地稅務部門也在努力利用稅收大數據牽線搭橋,幫助企業特別是湖北企業推進上下游、產供銷對接,一番“硬核”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復業。
據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稅務總局專門制發稅收助力湖北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成立工作專班,通過主動問需及時了解企業困難訴求,依托增值稅發票系統等平臺精準匹配供需相適的企業,在嚴格依法保護納稅人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前提下,促成雙方自主自愿按市場化原則進行購銷對接。截至5月中旬,通過稅收大數據供需匹配,各地上下游廠家與湖北企業積極對接,疏通購銷堵點,已達成合作項目6264個,累計成交金額82.2億元。
“102條供應信息,每一條都精準匹配,感覺稅務部門比企業更懂企業!”經營紡織品和服裝生產的武漢捷盛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經理周亞琪介紹說,受疫情影響被迫停工的武漢捷盛經貿,在稅收大數據的精準推送下,匹配了急需的原材料,彌補了大量面料缺口。
在浙江,當地稅務部門搭建“浙江稅務大數據平臺”幫助企業打通產業鏈,對接供需端。對此,浙江矽盛電子有限公司設備部主任鄭裕財感觸很深。作為浙江單晶硅棒生產龍頭企業,矽盛電子在復工復產初期因為跨區域物流運輸不暢導致配件短缺。“在稅務部門的牽線搭橋下,我們與另一家企業順利建立了合作關系,解決了配件短缺問題。”鄭裕財說。
打擊騙取稅收優惠行為
為支持企業紓困解難和復工復產,國家今年出臺了多項支持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一方面全力扶持合法企業應享盡享稅收優惠,一方面嚴打非法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進行虛假申報行為。記者了解到,從3月中旬開始,稅務總局就組織開展了打擊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等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截至5月底,各地稅務部門共對1859戶違法企業實施立案檢查;移送公安機關1658戶,抓捕虛開發票犯罪嫌疑人734名。
據了解,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實施后,河北省稅務局通過大數據研判,發現石家莊市97戶新注冊登記商貿企業在疫情期間頻繁開票,團伙特征明顯,企業注冊時間主要集中在近3個月,法人、財務負責人、辦稅人員、發票領購人員高度重合;此外,暴力虛開特征明顯,企業存續時間短,領購發票后存續時間只有1至2個月,開票后立即走逃失聯;同時,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進行虛假申報,納稅申報時將取得的應稅收入填列在申報表的免稅銷售額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性質惡劣。
4月,河北省、石家莊市兩級稅警部門成立專案組開展立案偵辦,將以陳某為首的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經查,該團伙控制企業97戶,涉嫌虛開發票2331份,涉案金額2.1億元,其中涉及虛開防疫物資口罩14.67萬只、消毒液700萬毫升,以及若干數量的溫度測量儀和酒精。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市稅務局組建數據分析小組,查找疫情期間稅收優惠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結合風控線索,發現存在品名為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的普通發票虛開問題。
深圳市稅務局鎖定5個團伙,迅速與公安部門組建聯合專案組進行打擊。2020年4月,深圳稅務和公安機關聯合開展“春雷行動”,67名犯罪嫌疑人落網。該案涉及虛開防疫物資價稅合計333萬元。
專案組查明,以況某為首的販賣空殼企業“黑中介”,幫助其他虛開團伙注冊空殼企業、違規辦理辦稅認證、購買稅控盤;以魏某敏為首的領票購票“黑中介”,違規辦理辦稅認證,由多個購票員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幫助虛開團伙突破當月領購限額領票;分別以沈某城、沈某鵬、卓某為首的3個虛開團伙,大量非法購買空殼企業,在收到“黑中介”郵寄發票后,大肆虛開發票。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郭曉林說,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違法行為擾亂疫情防控秩序和經濟稅收秩序,影響惡劣。稅務部門將深入推進稅警合作,進一步依法嚴厲打擊沒有實際經營業務只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沒有實際出口只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以及沒有具備條件只為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的“假申報”行為,切實維護國家稅收安全,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本文摘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