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解讀】《關于加快培育和壯大我省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意見》政策解讀
發布日期:2023-10-31 瀏覽次數:5598
2023年9月25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與省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和壯大我省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意見》(建市規〔2023〕1號,以下簡稱《意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同志就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建筑業是我省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行業建筑產業工人總數達440萬人,占全省農民工總人數的21.6%。近年來,我省建筑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建造能力不斷提升。但是,我省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老齡化嚴重,全省50歲以上的工人人數占比達52.2%;二是工人持證率低,共有25萬人持有職業培訓合格證,占比5.9%,有9.8萬人持有技能等級證書,占比2.2%;三是文化程度低、企業歸屬感差、勞動權益與社會保障不到位等諸多現實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妥善解決建筑產業工人面臨的系列問題是實現我省建筑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關鍵環節,迫切需要從省級層面出臺政策強力推進。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技工強省建設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22〕72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105號)精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與省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快培育和壯大我省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意見》。
二、起草過程
在起草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多次開展建筑業企業調研、召開企業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充分借鑒江蘇、浙江、山東等建筑業發達省份的經驗和做法。《意見》征求了各市住建部門、部分建筑類職業院校以及建筑業企業的意見,先后2次征求省直有關部門意見,并認真修改完善。《意見》通過了廳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
三、主要內容
《意見》突出政策激勵、環境優化、責任落實、合力推進、管理創新,共提出了6個方面20條舉措。
一是完善建筑用工方式。《意見》提出,支持勞務企業發展,鼓勵現有勞務企業通過吸收、合并、重組等手段進一步做大做強;發展專業作業企業,支持和引導現有勞務班組或有一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建筑工人成立以1-2個工種為主的專業作業企業;培育自有工人隊伍,鼓勵一級及以上資質施工總承包企業設立建筑勞務公司。
二是保障勞務用工需求。《意見》明確,在建筑勞務大縣(市)命名10個“安徽省建筑勞務基地”;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培育和建立正規化、專業化、聚集型的建筑勞務企業服務園區;實施政企戰略合作,支持省內特級資質企業與建筑勞務大縣(市)政府簽署建筑勞務合作協議。
三是建立終身技能培訓制度。《意見》提出,鼓勵市、縣利用財政資金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建設職教園區或職業學校。鼓勵高等院校設立智能建造等相關專業;全面開展技能評價,省住建廳負責全省建筑工人技能評價具體實施工作的監督管理,省人社廳負責統籌指導。
四是健全技能提升激勵機制。《意見》要求,自2025年1月1日起,從事砌筑工、抹灰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模板工等工種作業的建筑技術工人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到2025年底,裝配式建筑關鍵工種(構件制作工、吊裝工、灌漿工等)實現持證上崗。通過強化薪酬激勵、暢通晉升渠道等方式,引導企業建立完善人員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與薪酬掛鉤機制。
五是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權益。《意見》要求,分級建立房建和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施工企業農民工工資支付異常名錄;規范勞動用工制度,用人單位應與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完善社會保障繳費機制,用人單位應依法為建筑工人繳納社會保險,建立和完善與建筑業相適應的社會保險參保繳費方式。
六是持續改善建筑工人生產生活環境。《意見》提出,建筑產業工人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構建建筑工人住房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建筑工人住房公積金制度,著力解決建筑工人子女城市入學入托等問題;改善生產生活環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分崗位確定用工年齡。
解讀機關: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咨詢處室(局):建筑市場監管處
聯 系 人:辛祥
聯系方式:0551-62871211
本文轉載自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